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 返回首页
  • 加盟热线:400 850 6666
    总机电话:0592-5050588
您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中国红茶如何抢占茶饮料市场?

2011年05月26日| 华祥苑新闻网

红茶不红——中国茶企的尴尬境地

目前,中国红茶的主要生产地集中在福建、云南、安徽、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广东、河南,海南、广西、浙江、重庆、江苏、山东、陕西等其它省(区、直辖市)也有少量生产。

中国红茶的产销发展较为曲折。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外贸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化、茶叶出口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国家价格补贴的调整,红茶出口暴露出卖价低、换汇成本高的劣势,一些红茶产区开始转产绿茶或其它茶类,红茶生产量与出口量出现直线下降。至2005年,中国红茶生产量仅为4.79万吨,出口量为3.58万吨。2008年后,在各主要传统红茶产区政府、企业等的努力下,红茶产业才再次进入上升通道。

由于红茶复兴不久,量产有限,因此很多红茶在当地即被消化,造成全国大部分市场销售的红茶品种比较单一;在销售渠道方面,茶叶销售的主要渠道是批发市场、品牌专卖店、商超专柜,渠道的不完善也阻碍了红茶是市场的拓展;在品牌方面,由于目前红茶行业集中度不高,产量不多,质量不稳,传统生产规模基本不大,而新兴的红茶产区近两年刚进入市场,发展仍需一个过程,影响力有限,在国内外尚未形成强势品牌。

据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红茶出口量为3.66万吨,比2009年下降了7.83%。

创新突围——振兴中国红茶

作为后来的市场挑战者该如何抢占茶饮料市场?

今年3月份,成都春季糖酒会上发布的《2010-2011中国糖酒食品业市场年度报告》中对十二五期间中国软饮料行业进行展望:2011年饮料行业,仍将保持12%-15%的年均增速发展,行业整体规模继续扩大。随着饮料市场需求结构的不断变化调整,软饮料行业生产结构会持续调整,健康型饮料将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主体。

细分品种上,碳酸饮料的产量比重将继续降低,饮料生产增长点主要集中在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这对于中国茶企业无疑是一个好的势头。

另外,为了贯彻党的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实现农民增收,全国各主要红茶产地政府积极开展宣导工作,传统红茶产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工作方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兴产区,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通过组织各种品鉴会、推介会等现代营销手段,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福建是红茶的故乡,在传统红茶产区具有带动作用。

面临良好机遇的中国红茶企业如何打破市场格局,振兴中国红茶?从中国红茶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强化品牌意识。把做优产品质量当作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工作,从茶叶采制加工工艺入手,打造突出个性、彰显特色、引领时尚、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红茶品牌,并做好品牌的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

第二,拓宽销售渠道。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红茶市场供求关系和消费结构变化,抓紧调整优化红茶产业结构,转变流通方式。目前电子商务的兴起应该引起茶企的关注,根据日渐流行的网上购物探索网络销售渠道。

第三,创新红茶品种。严格按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搞好红茶产区布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开发饮品红茶、保健红茶、速溶红茶、凉水红茶、调配红茶、药品红茶和衍生产品的研发。
每一个民族红茶企业为振兴中国红茶做出一点努力,悠久的中国红茶文化将会再放异彩,拥有实力的红茶品牌将红遍全球。

推荐阅读

回到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