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阳种茶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信阳毛尖以优良的品质享誉海内外,屡获国内外殊荣。
信阳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雨量丰沛,山水相依,是“北国江南,江南北国”。
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信阳成为我国北方边缘茶区和全国最大名优绿茶生产大市之一。
2010年以来,信阳茶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形象创新的模式,跨越式发展,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外展示着一个新生品牌“信阳红”。“信阳红”的诞生,与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有着很深的渊源。
2009年12月,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信阳视察时,为信阳市茶产业发展破题,指出信阳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茶叶资源,尝试开发生产红茶,卢展工还给“新生命”起了个厚重而鲜亮的名字“信阳红”。“信阳红”改写了长江以北不产红茶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红茶新品类,实现了2000多年信阳从生产绿茶到红茶的重大突破。
2011年4月28日至30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再次来信阳调研,提出“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注重产品质量、打造红茶知名品牌,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不继促进信阳茶产业的发展。
信阳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领导要求,立足实际,加快茶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品位的发展战略,提出要在保护和发展“信阳毛尖”绿茶金字招牌的同时,调整茶叶产品结构,大力开发生产“信阳红”红茶,全面提升信阳市茶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增效,茶农增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联合攻关,不断创新,很快研制出了具有信阳特色品质风味的“信阳红”。
目前,信阳市8个主要产茶县区已有30多家红茶生产企业生产出了“信阳红”,今年信阳红茶产量计划达到一万吨,产值达25亿元。
2010年9月17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的“信阳红”品质鉴评会上,鉴定专家组对“信阳红”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信阳红”外形条索紧细,色泽棕润多金毫,内质汤色红亮,香气甜香持久,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匀红亮。专家认为,信阳作为传统的绿茶产区能生产出红茶,是积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的结果,他们相信,具有极高品质的“信阳红”一定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