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安溪铁观音春茶收成已达85%以上,今年的春茶采制可以说已经进入尾声了。
据了解,由于受恶劣天气影响,今年铁观音春茶的产量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大约减产一成,尤其是质量上乘的高端茶叶供应不足。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在生产环节出现一些问题,但今年铁观音春茶的销售依然不错;高端茶叶由于供不应求,价格较往年有所提高,低端茶叶批发价有一定程度下降,中端茶叶的价格则变动不大,“整体价格走势可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
先旱后雨 产量质量双降
每年“五一”期间正是铁观音春茶大量上市的时节。但是,今年的铁观音春茶受天气困扰严重,与“风调雨顺”完全无缘,用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的话是:“发芽时节遇上春旱,茶树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总体大约减产一成;中海拔茶区在采制时又遇上雨水天气,茶叶质量又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优质的高端茶叶供应不足。”
安溪县茶叶协会副秘书长、资深茶人沈添土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制作铁观音茶关键的工艺之一就是做青,俗话说“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天气对于制茶至关重要,每年的内安溪铁观音春茶采制时间只有十来天,错过时间,茶芽变老,很难做出高端茶。以安溪每年茶叶产值达80亿元、其中春茶占35%统计,“五一”期间,每下一天雨,安溪县大约损失1000万元。
而这样的损失,大多只能由茶农买单。据感德镇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会长陈清元介绍,因为春茶的生长时间长,产量和品质都不错,以前春茶一季每户茶农的收入都在8万元左右。可是,今年由于采制期间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茶农做青受到极大困扰,茶叶质量较往年有所下降,每家的损失至少2万元。
另外,由于今年采茶工、制茶工的工资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再加上农资成本也有一定程度增加,茶农的利润空间可谓是“两头受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农的收入。
改进技术 尽量减少损失
虽然受天气影响较大,但是安溪相关部门、茶农们仍然想尽办法,以减少损失。
由于提前预计到“五一”期间天气不佳,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早在4月21日就通过手机短信、电视专题、网络传播等多种形式向茶农发出预警,建议茶农分批采摘,避开不利气候,提高制茶品质,及时抢收抢制。另外,去年秋茶采制结束后,相关部门对广大茶农开展科学管理茶园的指导,通过翻耕、下基肥、修剪、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手段,有效提高了春茶鲜叶的“持嫩性”。
据了解,龙涓乡的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农就是按照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来管理茶园,今年春茶的茶青嫩度的延续时间就大大延长了,一定程度上避开了不良天气的困扰。
另外,在采摘、制作时,茶农们也改进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茶叶质量。比如,由于连续下雨致使茶叶水分较饱满,采摘时叶片要比以前少一叶;晒青时间拉长,摇青间隔也适当延长,以排出茶叶中的多余水分,使茶叶发酵到位。
在8日天气放晴之后,茶农们更是及时行动起来,抢在好天气里收成茶叶。
据了解,这几天,在感德、祥华、龙涓、西坪、芦田、剑斗、虎邱、湖上等铁观音主产乡镇,许多茶农都是全家出动,同时纷纷聘请外地采茶工,上山采摘茶叶,茶山上到处都是忙碌的采茶身影。据介绍,和往年相比,今年该镇多聘请了30%以上的采茶工,就为天气一放晴,及时抢收茶叶。这几天,采茶工和制茶工已经全部行动,正在抓紧采制铁观音。